历史建筑化身潮流文化社区 万科推动上海城市更新|聚焦旧改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贝贝 上海报道
近年来,上海积极推动各类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和有机更新。在保留历史文脉的同时,亦赋予历史建筑新的功能,以解决城市核心区域人口稠密、公共空间有限的难题,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正如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万科上海区域事业集团首席执行官张海所言,“对历史建筑最好的保护就是合理利用”。
万科“筋厂”落地上海
1月20日,万科筋厂-上海站在上生·新所开幕,以“一根筋”式的精神堡垒呼应这座充满韧性的城市。六大潮酷厂区层层递进,在新年掀起一股“挑战筋神”的新热潮。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9月25日,万科首度对外公开全新厂牌“筋厂”。彼时,在万科南方区域媒体交流会现场,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身着一件印着“筋厂制造”字样的黑色T恤亮相,向媒体解释说:“‘一根筋’就是做事要认真,认真做什么事情?认真做好产品、好服务这个事情。”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作为万科打造的一张颇具年轻感的新名片,“筋厂”寓意认真做事,坚持理想,不妥协、不认输的“一根筋精神”,同时也是万科对“好产品、好服务”一贯秉持的态度。万科自1984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普通人提供好产品、好服务,为满足城乡建设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不断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万科方面表示,筋厂表达的不妥协、不服输,逆势而上的“一根筋”精神,是万科面向“Z世代”年轻人的态度宣言,也是36年来持续输出“好产品和好服务”的行动坚持。而“筋厂”选址万科在上海的城市更新项目上生·新所,是一次新的尝试,将一根筋式的无畏精神与万科持续探索城市更新的态度相结合,也是“一根筋”精神与上海人文的碰撞。
老旧建筑成城市活力新地标
随着万科筋厂-上海站的落地,作为万科于上海打造的知名城市更新项目,上生·新所也再度引起人们的注意。
自2018年对外开放以来,上生·新所凭借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活力新地标。而在去年12月底,日本茑屋书店开业,也标志着上生·新所的所有老建筑均实现了对外开放。
在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万科上海区域事业集团首席执行官张海看来,对历史建筑最好的保护就是合理利用。张海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改造,让历史文脉得到传承,片区特色得以发挥,让居民能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年轻人有奋斗的空间,让这里成为有生活、有文化、有温度的活力社区。”
基于这样的理念,在对上生·新所的改造过程中,万科充分吸收各方建议,形成了政府、学术机构、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广泛参与,将原本封闭的空间完全打开,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公共活动场所。
与此同时,万科亦在此基础上,赋予上生·新所鲜明的创意、文化、艺术定位。通过引入行业领先的创意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在公共活动的组织上,上生·新所以创新文化、艺术、时尚和新媒体为特色,打造城市级的文化艺术生活聚集地,使之成为7×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共享的混合社区。
值得一提的是,《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对于万科而言,城市更新是其重点发展的方向。郁亮在2020年中举办的股东周年大会上表态,城市更新和TOD虽然在业绩上还没有充分体现,但未来潜力很大,会为传统开发业务带来新的增长曲线。而据公开资料,2020年1-12月,万科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7041.5亿元,合同销售面积4667.5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录得增长11.62%和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