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图 | 里约:看得见风景的城市
坐拥山与海的里约热内卢,比起冷静的巴西利亚来说,显然更具活力。
01
尼泰罗伊当代艺术博物馆
Oscar Niemeyer 1996
由巴西着名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设计,并于1996年完成。博物馆坐落在尼泰罗伊瓜纳巴拉海湾(Guanabara Bay)一个悬崖边上,可一览里约热内卢城市全景,是观赏和拍摄里约热内卢全景的理想之地。
尼泰罗伊当代艺术博物馆为这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它的设计非常具有创意,呈飞碟状,位山面海,视野相当开阔。它是一个优雅、弯曲的结构,从一个水盆地上升,创建一种环境的轻盈感,给人一种贴近自然的感觉。建成后不久,博物馆就成为了里约当之无愧的新地标。
02
明天博物馆
Museum of Tomorrow
Santiago Calatrava 2015
明日博物馆坐落于Guanabara海湾,容纳5000平米展览空间和7600平米广场。属于Puerto Maravilha区域一个大型更新计划的一部分。
建筑整体像一个船形结构漂浮在旧码头之上,精密细致的曲线构件构成了建筑的外表皮,技术方面则使用了大量的节能科技。
设计师表示,里约市正在向世界提供一个范例,用明日博物馆这证明如何通过重要干预手段和文化设施营造恢复优质城市空间。
Bernardes + Jacobsen Arquitetura 2013
衰退的里约旧城中心和码头区存在大量的历史建筑,旧城更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护老建筑并引入新建筑和新功能。里约艺术博物馆便是在此背景下设计建造的再利用文化建筑。
设计师从流线分析开始,整合出一套有效的交通组织方式。通过放置在警察局上方的悬浮波浪形屋面,将所有功能区的入口集中在建筑的屋顶平台,游客需要先到达这里,再通过一个步行桥进入由遗产建筑改造的展览区。
由极为纤细的柱子支撑原有建筑之上轻薄的曲面结构,成为这个改造综合体的视觉焦点。另一点是颠覆了常规的从地面开始向上的流线组织方式,将参观大厅放在屋顶平台,让游客自上而下参观的同时,可以观赏到里约码头的景色。
Edgar Fonseca 1979
圣塞巴斯蒂安大教堂是一栋参照玛雅金字塔样式的锥体建筑,以现代建筑语言设计,高75米,底部半径106米,内部可容纳2万人举行仪式。
Affonso Eduardo Reidy 1968
为了不阻挡都市到海滨的景色,整个博物馆展览部分被混凝土倒梯形框架抬离地面,这样的结构也为展览部分空间提供了更自由开敞的连续空间。
这栋由Affonso Eduardo Reidy设计的建筑,被评价为“永不过时”,充满了原创的新鲜感和趣味性。